2025-07-01 103

博斯蒂克警告特朗普关税效应或将滞后显现,美国通胀面临再度上行风险

2025年,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势的警示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斐尔·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于本周一公开表示,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感受到特朗普总统近期贸易关税政策所带来的全面影响。他指出,尽管目前价格变动较为温和,但这是企业在寻求市场透明度与客户稳定性背景下的短期应对行为,而非长期趋势。他强调:“我认为未来会有更多价格影响,这更多的是时间问题,是何时的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出现的问题。”

博斯蒂克的发言为市场对美国通胀路径的判断增添了不确定性。随着特朗普政府重启并强化了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特别是针对中国、墨西哥和部分欧洲工业产品,供应链成本正悄然积聚。而博斯蒂克的言论暗示,这些成本尚未全面传导至终端消费者价格之中,可能在未来数月逐步显现,并对当前已经趋于稳定的通胀局面构成压力。

当前,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从2022-2023年的高位回落至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区间,这为联储内部就何时开始降息提供了政策缓冲空间。然而,若博斯蒂克所警示的“滞后型通胀冲击”成真,将可能迫使美联储重新评估其宽松路径,甚至可能推迟降息节奏或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

博斯蒂克还提到,尽管许多企业面临原材料和进口零部件成本上涨的现实压力,但目前在价格调整上仍相对克制。这种“价格谨慎”主要是因为企业担忧频繁的价格变动会扰乱客户预期,进而损害品牌忠诚度。他指出,这种克制行为是短期理性的商业选择,但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已经消退。一旦企业信心恢复,或认为市场已准备好接受更高价格,压抑的成本或将在短期内集中释放。

在政治与宏观经济交错影响之下,美国经济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周期。关税作为一种结构性政策工具,其短期刺激作用往往伴随着中长期成本上升风险。博斯蒂克的警告,实质上也是对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的提醒:当前温和的物价表现不能被视为“胜利”,而更应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第二轮通胀浪潮做好准备。

此外,特朗普的经济团队已在多个场合表示,若连任成功,将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关税征收范围,特别是在“制造业回流”和“关键技术本土化”战略背景下。这意味着,关税政策不会是一次性冲击,而可能成为未来美国宏观经济中的持续变量。

总的来看,博斯蒂克的发言不仅揭示了政策滞后效应的严重性,也凸显了2025年下半年美国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联储未来的利率路径、企业盈利前景以及消费者购买力均面临重新评估的压力,市场参与者需对此保持高度警觉。

Join now ?

立即创建 账号,开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