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Benson)于本周二晚间公开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2025年9月甚至更早开始降息,这一判断基于当前特朗普政府提升关税后所引发的通胀仍属“温和”程度。他指出,只要关税未显著推高通胀水平,货币政策就有调整空间,而目前的情况已经符合美联储提前降息的“标准”。
贝森特在讲话中强调:“我认为标准是关税不会造成通胀。如果他们要遵循这一标准,我认为他们可能会更早采取行动,但肯定会在9月份之前。”此番表态一方面回应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时间表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财政部与白宫对于经济增长与选前利率环境的考量。
当前,特朗普政府已经重新推动关税议程,对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征进口税,特别针对中国制造业与欧盟部分工业品。然而,与2018年的贸易战时期不同,此轮关税尚未在短期内引发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反而由于全球供应链更具弹性、商品需求降温等因素,使得关税影响相对温和。这也为贝森特所称的“提前降息”提供了逻辑基础。
同时,特朗普本人近期多次对美联储及其主席鲍威尔施压,敦促其尽快下调利率幅度,提出“最多应降息3个百分点”的激进目标。这一诉求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讨论。尽管鲍威尔尚未正面回应,但美联储内部已开始就经济下行压力和政治环境变化展开更频繁的讨论。
贝森特在讲话中还讽刺性地指出,美国目前的政策环境似乎陷入了一种“关税失调综合症”(Tariff Misalignment Syndrome),即政府在执行贸易政策时低估其对国内市场预期与央行操作空间的双重影响。他暗示,美联储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下或将不得不调整其原有的“更长时间维持高利率”的政策框架。
这一观点也在市场上引发广泛关注。部分投资机构已经开始调整对美国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认为美联储可能在第三季度初即启动降息周期,以对冲贸易不确定性与选举前的经济波动。债券收益率近期也有所回落,反映市场对未来降息信号的提前定价。
综合来看,贝森特的表态不仅揭示出财政部门对当前通胀环境的自信,也进一步印证了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和资本市场表现的策略倾向。随着总统大选临近,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与政治博弈之间的复杂互动也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联储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如何在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压力之间寻求平衡,将直接影响全球金融环境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