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消息,据智通财经报道,万事达卡(MA.US)首席产品官约恩·兰伯特针对稳定币在日常支付领域的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当下,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备受追捧,其价格相对稳定、与法定货币挂钩等特性,让不少人对其成为日常支付工具充满期待。然而,兰伯特却指出,稳定币若要成为切实可行的日常支付工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兰伯特强调,稳定币要实现日常支付功能,不能仅仅依赖于其技术属性。虽然稳定币背后所运用的区块链等技术为其提供了安全、透明等优势,但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无缝且可预测的用户体验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日常支付场景中,消费者期望支付过程能够快速、便捷、顺畅,不会出现卡顿、延迟或结果不确定等情况。如果稳定币支付无法提供这样优质的用户体验,就很难吸引消费者长期使用。
覆盖面广也是稳定币成为支付工具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稳定币的使用范围还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部分商家。要成为日常支付工具,稳定币需要能够在更广泛的场景下使用,包括线下实体店、线上各类电商平台以及各种公共服务缴费等领域。只有实现了广泛的覆盖,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消费者广泛分发同样重要。这意味着稳定币需要被大量的消费者所持有和使用。目前,稳定币的持有者主要集中在加密货币投资者群体中,普通消费者对其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和教育力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稳定币的优势和使用方法。
万事达卡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之间的桥梁,并表示可以提供基础设施,使稳定币能够大规模使用。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传统金融体系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支付网络,而数字资产则代表着未来的金融发展趋势。万事达卡的介入有望打破两者之间的壁垒,为稳定币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兰伯特还指出,如今约90%的稳定币交易量都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关,投资者利用这些与美元挂钩的代币买卖数字资产。尽管Shopify(SHOP.US)和Coinbase(COIN.US)等公司已采取措施,推动稳定币应用于日常消费支付,但仍然面临诸多障碍。消费者接受度低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消费者对稳定币缺乏了解,担心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愿意尝试使用。此外,在线结账流程中的额外操作摩擦也影响了稳定币的支付体验。例如,使用稳定币支付可能需要消费者进行额外的身份验证、钱包连接等操作,这些繁琐的步骤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兰伯特认为,这些障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稳定币要真正成为日常支付工具,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